疫情下的全球化何去何从?

日期:2020-06-01 17:26:38 浏览:
5月23日,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会场,有经济界委员谈到了国际社会因疫情影响引发的保护主义思潮上升的话题。

疫情下的全球化何去何从?中国态度、中国方案一以贯之。

2020年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作出中国抉择——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中国经济发展关乎民生,也关乎世界的繁荣稳定。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各国贵宾时曾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未来也要定位在全球大视野之中。

如今,世界经济的大海颇不平静。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可能衰退3%甚至更多,全球贸易持续大幅下滑,带来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全球化已死”“疫情让孤立主义抬头”……国际上悲观的声音,满怀对后疫情时代的忧虑。

非常时期,中国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充满定力。

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的选择一如既往:开放、合作、共赢……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发出中国声音——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

“我们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在出席2015年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对世界前途命运的思考饱含智慧,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叹,中国在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前亮出鲜明的“中国方案”。

曾经,世界也如今日一般,将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归咎于全球化。2017年,习近平主席受邀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抵临达沃斯时,他对登上列车迎接自己的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阐明来意:“当前,关于世界经济有各种议论,在这个时刻发出中国声音更有意义。”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驱除阴霾的阳光。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拨云见日:“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乱云飞渡,无法扰乱历史发展的大势。这场演讲,被国际社会视为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清晰而透彻的辩护”。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贡献中国智慧——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

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现实中寻找答案。习近平主席思考深刻:“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互尊重、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主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主动作为,迎五洲客、计天下利。

2020年,历史的岔路口,新的挑战层出不穷,新的犹疑萦绕不散。这场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为防控疫情提出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中国建议;

在就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的高频次“电话外交”中,“加强合作”“命运共同体”成为关键词……

非常时期下的抉择,更见目光之炯深、视野之长远。时代的问题,答案已经书写。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携手开创世界经济的美好未来。